想要成为“独角兽”,首先得“活下去”!

 1998年-2018年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红利期结束,整个家居行业处于剧烈的振荡期,震荡原因有三:

一是,供大于求和消费变迁的客观态势;

二是,传统企业构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观劣势;

三是,技术和资本的进入,成为企业变革的关键外部变量,甚至有可能成为颠覆式的变量。

正所谓“乱世出英豪”,在这样的振荡期,再无“你好我好大家好”的和谐局面,必有企业毁灭于尘埃,也有企业崛起于微时,是“活下去”还是做“独角兽”,两种来自“天堂”和“地狱”的体验甚至可能同时撞击创业者的左右心房,让你抑郁让你癫狂。

500561934.jpg

所谓独角兽企业,被认为是2013年风险投资家AileenLee创造出来的概念,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,也有投资机构将“初创”定义为成立不到10年。

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,主要出在高科技领域,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。

诚然,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、服务、品牌、供应链、底层技术和系统作战能力这六大要素存在优势,(最后一点系统作战能力,可以理解为团队人才优势),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是“独角兽”无疑。

反过来说,一旦成为“独角兽”以上六点都不差,而且资本也应该足够雄厚。

但理想的丰满,挡不住现实的骨感,我们可以看看仅仅依靠哪几个元素,就可以活下去,甚至活得很好。

靠品牌不可以,但是靠产品可以

基于整个行业的特性,其实,能在行业横冲直闯的家居头部品牌,十个指头数的过来,但对其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预判绝不因为其品牌的优势,而是要看产品优势是否一直得以保持。

我个人意见,未来社会将进一步进入实用时代,炫耀性消费将逐渐弱势,类似日本的低欲望社会状态——我买我产品本身,我买我认为的实惠。这也是经济萧条期的特征。玩品牌不如回归产品本身。

靠服务不可以,靠供应链可以

从传统制造业的角度,大多数企业是想不到服务这一块的,因而能在服务上下功夫的企业就有了一骑绝尘的可能。但是,我们要看到家居业服务的背后是什么?恰好是相当内核的东西,供应链的顺畅。

京东的崛起自建物流是其关键要诀,盒马鲜生免费上门送货,就让人体会到服务不仅仅是笑脸和热情,而是供应链,是M2C的神速。

靠人海战术不可以,靠底层技术可以

系统作战优势这是一个相对虚的概念,可能有人会误解为传统企业一直做的,比如招商团队,爆破团队的扩大,这样的人海战术无疑就已经是明日黄花。

在过去存在空白市场的时代,高调主张“渠道为王”是绝对正确的,走到云南边陲一个县,可以创出一年卖上百万床垫的业绩神话。

而今精耕存量市场,C2B成为必须,但你要如何摸准消费者需求,如何为消费者画像,如何为消费者的空间量体裁衣提供家居解决方案,如何快速完成消费者订单……这都需要底层技术的铺设,尤其是底层信息技术。

而将研发、营销、销售和生产架构于底层技术之上,实现适销对路而构建的效率提升,要知道产品卖不出去,再大的产能也不是效率反而是亏损。

最近几年,家居业不乏有大量跨界者入内,他们的感觉如同西班牙殖民者看到玛雅文明,落后但又有充满瑰丽的文化,他们的言论让我们警醒,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充实新鲜血液。

要如何跑步进入国际现代制造业行列,是我们整个行业思考的问题,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行业使命感的企业,从高纬度去看待行业,那么“独角兽”或是“活下去”就成了小问题。

评论

  • 相关推荐
  • 资讯
  • 娱乐
  • 体育
  • 佛教
  • 汽车
  • 科技
  • 房产
  • 家居